洛氏硬度計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洛氏硬度計檢測的核心項目與技術要求
洛氏硬度計作為工業領域最常用的硬度檢測儀器,其檢測項目的規范執行直接關系到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準確評估。該檢測方法基于壓痕深度原理,通過金剛石圓錐或硬質合金球壓頭在不同試驗力下的壓入深度差異計算硬度值,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材料質量控制。為確保檢測數據的可靠性,需重點把控標尺選擇、試樣制備、測試流程、設備校準、數據解讀等關鍵環節。
1. 硬度標尺選擇驗證
檢測前必須根據材料類型和預期硬度范圍選擇合適的標尺組合。HRC(150kgf試驗力)適用于淬火鋼、鈦合金等硬質材料;HRB(100kgf試驗力)針對退火銅合金、鋁合金等中軟材料;HRA(60kgf試驗力)專用于碳化鎢等超硬材料。現場需核查設備量程覆蓋情況,并驗證標尺切換機構的靈敏度。
2. 試樣制備規范檢測
檢測人員需檢查試樣表面粗糙度(Ra≤0.8μm)、平行度(≤0.02mm)及厚度(≥10倍壓痕深度)。對于鍍層/滲碳件,要測量有效硬化層厚度,確保測試時基體材料不影響測量結果。曲面試樣需配備專用V型砧座,并核算曲率修正系數。
3. 測試過程參數監控
全過程需記錄初試驗力(10kgf)保持時間(2-5s)、主試驗力加載速率(0.05-0.5mm/s)、總試驗力保持時間(10±2s)。使用電子式硬度計時應監控力值傳感器的線性度誤差(≤±0.5%),機械式設備要定期檢查杠桿比精度。
4. 設備校準體系驗證
每日檢測前需使用標準硬度塊進行三點校驗(低、中、高值),每季度開展包含主軸垂直度(≤0.05/100mm)、壓頭同軸度(≤0.1mm)、試驗力誤差(≤±0.5%)的全面校準。特別注意金剛石壓頭的錐角(120°±0.5°)和球頭直徑(1.5875mm±0.002mm)的周期性檢測。
5. 數據采集與結果分析
單試樣應取3個有效壓痕的均值(間距≥3倍壓痕直徑),剔除異常值后計算離散度(≤2HR)。檢測報告需包含環境溫度(23±5℃)、濕度(≤65%RH)、試樣方位等信息。對異形件需標注測試位置示意圖,并附硬度-深度曲線分析材料均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