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透過量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氣體透過量檢測的重要性與應用領域
氣體透過量檢測是材料性能評估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尤其在包裝、醫療、電子及新能源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它通過量化特定氣體(如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等)穿透材料的速率,評估材料的阻隔性能。在食品包裝行業,低氧氣透過量可延長保質期;在鋰離子電池生產中,高阻隔性材料能防止電解質揮發;而在醫療器械領域,氣體透過率直接影響滅菌效果。隨著環保法規趨嚴和產品精細化需求提升,氣體透過量檢測已成為材料研發、質量控制和標準認證的核心指標之一。
常見氣體透過量檢測項目
1. 氧氣透過量(OTR)檢測
采用ASTM D3985等標準方法,通過電化學傳感器測定單位時間內透過單位面積材料的氧氣量。適用于食品包裝膜、藥品泡罩等需阻氧保護的產品,檢測精度可達0.01 cm3/m2·day·atm。
2. 水蒸氣透過量(WVTR)檢測
依據GB/T 21529或ISO 15106標準,使用紅外傳感器法或重量法測量材料透濕性能。重點應用于電子元件防潮包裝、建筑防水卷材等場景,濕度控制范圍通常為0-90%RH。
3. 二氧化碳透過量(CO?TR)檢測
針對碳酸飲料包裝、氣調保鮮膜等特殊需求,采用氣相色譜法或專用傳感器進行測試。檢測范圍可覆蓋0.1-10000 cm3/m2·day,滿足啤酒瓶蓋墊片等高壓環境下的檢測要求。
齊全檢測技術發展
當前主流檢測設備已實現三合一多功能集成,可同步完成溫度(23±1℃)、濕度(0-90%RH)和壓力(0.1-4bar)的多維控制。差分壓力法(Differential Pressure Method)通過建立材料兩側壓力差,結合精密流量計實現實時監測,檢測效率較傳統方法提升60%。部分高端儀器還支持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可自動生成材料阻隔性能趨勢預測報告。
行業標準與質量控制
不同應用領域對應嚴格的標準體系:食品包裝需符合FDA 21 CFR標準,醫藥包裝遵循USP<671>要求,光伏背板則參照IEC 62788-2標準。企業建立質量控制體系時,應結合產品使用環境(如高溫高濕、紫外輻射)設計加速老化測試方案,通過Arrhenius方程推算材料長期阻隔性能,確保檢測結果與實際應用場景的高度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