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顯示記錄儀檢測
發布時間:2025-08-23 17:54:44- 點擊數: - 關鍵詞: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雨量顯示記錄儀檢測技術指南
一、設備概述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
- 目的:驗證測量值與實際降雨量的一致性。
- 方法:使用標準降雨模擬裝置(如校準噴頭或滴定裝置),以恒定速率模擬不同雨強(如10mm/h、50mm/h),對比設備讀數與標準容器收集值。
- 標準:GB/T 21978-2017《降水量觀測儀器》規定誤差應≤±4%(≤10mm/h時)或±3%(>10mm/h時)。
-
- 目的:確認最小可測雨量單位(如0.1mm)。
- 方法:微量注射器逐滴注水,觀察設備是否能識別單次滴落對應的數值變化。
-
- 目的:評估降雨開始至數據顯示的延遲。
- 方法:突發模擬降雨(如10mm/h),記錄首個有效數據出現時間,通常要求≤5秒。
-
- 溫度/濕度:高低溫試驗箱中循環測試(-20℃~60℃,濕度95%),持續48小時,檢測數據漂移。
- 防水防塵:依據IP等級(如IP67)進行噴淋、浸水及粉塵測試,確保內部元件無滲漏。
-
- 存儲容量:連續模擬降雨72小時,檢查是否存在數據丟失或覆蓋異常。
- 傳輸穩定性:通過GPRS/4G模塊上傳數據至服務器,測試丟包率(應<1%)與實時性(延遲<60秒)。
-
- 續航測試:滿電狀態下連續工作,記錄可持續時間(如≥30天)。
- 低電壓保護:模擬電壓降至閾值時,是否自動保存數據并關機。
-
- 翻斗動作測試:手動觸發翻斗5000次,觀察是否卡頓或計數誤差增大。
- 振動試驗:模擬運輸振動(頻率5-50Hz,加速度5m/s²),檢測結構松動或功能異常。
-
- 校準周期:依據JJG 524-2018《雨量計檢定規程》,每年至少一次現場校準。
- 重復性測試:固定雨量(如20mm)多次模擬,計算標準差(應≤2%)。
三、檢測工具與設備
- 標準降雨模擬器、微量注射泵、高低溫試驗箱、振動臺、萬用表、數據記錄分析軟件等。
四、檢測意義
上一篇:光學含沙量測量儀檢測下一篇:電波(雷達)流速儀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5
185
173
209
157
177
189
180
162
164
210
197
200
190
199
210
201
195
184
18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