鈮礦石、鉭礦石檢測項目詳解
一、化學成分分析
-
- Nb?O?(五氧化二鈮)和Ta?O?(五氧化二鉭):核心檢測指標,通過X射線熒光光譜(XRF)、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OES)或化學滴定法測定,直接影響礦石品位和商業價值。
- Ta/Nb比值:決定礦石類型(如鉭礦、鈮礦或鈮鉭共生礦),影響后續冶煉工藝選擇。
-
- 稀土元素(REE):如鑭、鈰等,部分鈮鉭礦中伴生稀土,具有回收價值。
- 鈦(Ti)、錫(Sn)、鎢(W):可能共生或干擾選礦,需定量分析。
- 鐵(Fe)、錳(Mn):影響磁性分離效率,需控制含量。
-
- 磷(P)、硫(S):引發冶金過程脆性,需嚴格限制(通常要求P<0.03%,S<0.1%)。
- 放射性元素(U、Th):部分礦床含鈾、釷,需符合《有色金屬礦石放射性限值標準》。
二、物理性質檢測
-
- 鈮鉭礦物密度較高(如鉭鐵礦密度7.9-8.2 g/cm³),通過重液分離或激光粒度儀分析,為重力選礦提供依據。
-
- 鈮鉭礦多屬弱磁性,而伴生礦物(如磁鐵礦)具強磁性。利用磁選管或振動樣品磁強計(VSM)測定比磁化系數,優化磁選工藝。
-
- 通過顯微硬度計和礦物解離分析儀(MLA)評估礦石破碎難度及單體解離特性,指導磨礦細度。
三、礦物組成與結構分析
-
- 鈮鉭礦物:如鉭鐵礦(FeTa?O?)、鈮鐵礦(FeNb?O?)、細晶石等,通過X射線衍射(XRD)和電子探針(EPMA)精準識別。
- 脈石礦物:石英、長石、云母等,決定選礦藥劑種類與用量。
-
- 利用掃描電鏡(SEM)和光學顯微鏡觀察礦物嵌布粒度、共生關系,評估可選性。
四、選礦工藝適用性試驗
-
- 搖床、螺旋溜槽分選,驗證鈮鉭礦物與脈石的密度差異分離效果。
-
- 調配捕收劑(如脂肪酸類)和抑制劑(如水玻璃),優化浮選回收率。
-
- 針對復雜礦石,采用高梯度磁選機(HGMS)與靜電分選結合,提升精礦品位。
五、放射性檢測
- γ能譜分析:測定鈾(U-238)、釷(Th-232)活度,確保礦石運輸與加工符合《國際輻射防護標準》。
六、質量控制與標準依據
- 采樣標準:依據GB/T 13710-2019《鈮鉭礦石化學分析樣品的采取與制備》。
- 檢測方法:參照ISO 9599(XRF法)、ASTM E395(ICP法)等國際標準。
- 誤差控制:平行樣測試偏差需≤5%,確保數據可靠性。
七、應用與貿易考量
- 工業級礦石:要求Nb?O?+Ta?O?≥0.02%,精礦通常需≥30%。
- 高純材料:電子級鉭粉需Ta?O?≥99.95%,雜質元素總量<50ppm。
- 定價因素:Ta/Nb比值、有害元素含量、礦物賦存形態直接影響貿易價格。
上一篇:珠寶玉石分級檢測下一篇:飲用天然礦泉水源水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2
220
197
206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7
203
207
208
200
198
213
201
211
20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