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電雷管抗雜散電流試驗方法
一、試驗目的
二、檢測項目及方法
1. 雜散電流閾值測試
- 目的:測定電雷管在直流或工頻交流雜散電流下的安全閾值(臨界不引爆電流)。
- 方法:
- 搭建模擬雜散電流回路,串聯可調電源、電流表及雷管。
- 逐步增加電流強度(從0開始,步長0.1A),觀察雷管是否誤觸發。
- 記錄臨界電流值(不引爆的最大電流)。
- 判定標準:依據GB 8031-2015,安全閾值應≥3A(直流)/2A(50Hz交流)。
2. 頻率響應特性測試
- 目的:評估電雷管對不同頻率雜散電流的敏感度。
- 方法:
- 使用信號發生器輸出10Hz~10kHz范圍內的正弦波電流,幅值固定為1A。
- 記錄雷管在各頻率點的響應狀態(是否誤觸發)。
- 繪制頻率-靈敏度曲線。
- 判定標準:在非設計頻段(如50Hz以外)應無響應。
3. 瞬態脈沖干擾測試
- 目的:驗證雷管對雷電、開關浪涌等瞬態脈沖的抗干擾能力。
- 方法:
- 依據IEC 61000-4-5標準,施加1.2/50μs電壓脈沖(幅值1kV,耦合至雷管腳線)。
- 監測雷管是否因脈沖電流觸發。
- 判定標準:雷管在脈沖干擾后應保持未激發狀態。
4. 持續暴露耐久性測試
- 目的:測試長時間暴露于亞閾值雜散電流下的穩定性。
- 方法:
- 施加80%安全閾值電流(如2.4A直流),持續通電1小時。
- 斷電后立即進行正常起爆試驗,驗證性能是否退化。
- 判定標準:起爆時間誤差≤±10%,功能無異常。
5. 環境適應性測試
- 目的:評估溫濕度變化對雷管抗干擾性能的影響。
- 方法:
- 將雷管置于高低溫濕熱試驗箱(-40℃~+70℃,濕度95% RH)。
- 在極端條件下復測雜散電流閾值。
- 判定標準:閾值波動范圍≤±15%,無物理損傷。
6. 安全裕度驗證
- 目的:確認設計余量是否滿足工程需求。
- 方法:
- 設定安全閾值為標稱值的1.5倍(如4.5A)。
- 進行100次重復試驗,統計誤觸發概率。
- 判定標準:誤觸發率<0.1%。
三、試驗設備要求
- 電流源:0~10A可調直流/交流電源(精度±1%)。
- 脈沖發生器:符合IEC標準的組合波發生器。
- 數據采集系統:高速示波器(帶寬≥100MHz)、多通道記錄儀。
- 環境模擬設備:高低溫濕熱箱、電磁屏蔽室。
四、安全注意事項
- 試驗應在防爆艙或遠程操作間內進行,人員撤離至安全區。
- 雷管固定需采用絕緣夾具,避免意外接地。
- 每次測試后需對雷管進行銷毀或專業回收處理。
五、依據標準
- 國家標準:GB 8031-2015《工業電雷管通用技術條件》
- 國際標準:IEC 62013-1《起爆器與電雷管安全性要求》
- 行業規范:MT/T 993《礦用電雷管抗雜散電流試驗規程》
六、
上一篇:用于瓦斯和/或煤塵環境的I類 EPL Ma級設備檢測下一篇:猛度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54
214
189
203
197
204
209
201
207
217
203
199
197
203
196
195
207
199
209
20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