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基礎檢測項目
1. 微生物指標
- 檢測項目: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 危害:微生物超標易引發腹瀉、食物中毒等風險,尤其在發酵過程中需嚴格管控。
- 標準依據:GB 2717-2018《醬油衛生標準》規定菌落總數≤30,000 CFU/mL,大腸菌群不得檢出。
- 檢測方法:依據GB 4789系列標準,采用平板計數法、PCR技術等。
2. 重金屬及污染物
- 檢測項目:鉛(Pb)、砷(As)、鎘(Cd)、汞(Hg)。
- 危害:重金屬蓄積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傷、肝腎毒性及致癌風險。
- 限量標準(GB 2762-2022):鉛≤0.5 mg/kg、無機砷≤0.1 mg/kg。
- 檢測技術:原子吸收光譜法(AA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3. 食品添加劑
- 檢測項目:
- 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限值≤1.0 g/kg);
- 甜味劑:糖精鈉、安賽蜜、三氯蔗糖(部分醬油禁用);
- 色素:焦糖色(4-甲基咪唑含量需符合標準)。
- 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4. 生物毒素
- 黃曲霉毒素B1:
- 來源:原料(大豆、小麥)霉變產生;
- 限值:≤5 μg/kg(GB 2761-2017);
- 檢測方法:酶聯免疫法(ELISA)、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
5. 三氯丙醇(3-MCPD)
- 來源:酸水解植物蛋白工藝副產物,具有致癌性。
- 限值:≤0.4 mg/kg(中國標準);歐盟標準更嚴(≤0.02 mg/kg)。
- 檢測技術: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二、醬油品質及工藝相關檢測
1. 理化指標
- 氨基酸態氮:
- 意義:衡量醬油鮮味和品質等級的關鍵指標(特級≥0.8 g/100mL);
- 檢測方法:甲醛值滴定法(GB 5009.235)。
- 全氮、可溶性無鹽固形物:反映原料利用率及發酵程度。
2. 氨氮(銨鹽)
- 限值:≤30%氨基酸態氮含量;
- 超標危害:提示可能存在非法添加銨鹽或工藝缺陷。
3. 氯化鈉(食鹽)
- 標準范圍:≥15 g/100mL(GB 2717-2018);
- 檢測意義:鹽分不足可能影響防腐效果。
三、其他專項檢測
1. 農藥殘留
- 重點對象:原料大豆、小麥中的有機磷、擬除蟲菊酯類農藥;
- 檢測方法:氣相色譜法(GC)、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
2. 轉基因成分
- 適用場景:針對非轉基因醬油標簽的合規性驗證;
- 檢測技術:PCR擴增法檢測外源基因(如CaMV 35S啟動子)。
3. 感官檢測
- 項目:色澤(紅褐色)、氣味(醇香)、澄清度(無懸浮物)。
四、檢測技術發展趨勢
- 液質/氣質聯用技術:實現多殘留同步檢測;
- 快速檢測試劑盒:用于企業原料初篩;
- 區塊鏈溯源:結合檢測數據建立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
五、
上一篇: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檢測下一篇:建筑節能(現場)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3
221
199
207
201
205
216
208
216
221
208
207
211
208
201
199
213
203
211
20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