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胺總量檢測
發布時間:2025-09-02 11:50:40- 點擊數: - 關鍵詞: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一、生物胺的主要檢測項目
-
- 來源:魚類腐敗(如金槍魚)、發酵食品(奶酪、醬油)。
- 危害:過量導致“組胺中毒”,引發嘔吐、皮疹甚至休克。
- 限量標準:歐盟規定魚類中組胺≤100 mg/kg;美國FDA限值為50 mg/kg。
-
- 來源:發酵制品(紅酒、干酪)、腌漬肉類。
- 危害:引發偏頭痛、高血壓,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類藥物相互作用。
-
- 來源:蛋白質腐敗分解產物,常見于肉類、乳制品。
- 意義:作為食品新鮮度指標,與微生物污染程度正相關。
-
- 來源:動植物細胞代謝產物,豆類、谷類中含量較高。
- 功能:促進細胞生長,過量則可能致癌。
-
- 來源:巧克力、發酵豆制品。
- 危害:過量導致神經系統興奮或血壓升高。
- 總量檢測:適用于快速評估樣品安全性(如食品腐敗程度)。
- 單體定量:用于精準溯源或醫學研究(如神經遞質分析)。
二、主流檢測方法及選擇依據
-
- HPLC-UV/FLD:高效液相色譜搭配紫外或熒光檢測器,可同時分離10余種生物胺,靈敏度達0.1 mg/kg,適用于食品基質。
- GC-MS:需衍生化處理,適合揮發性胺類檢測,靈敏度高但前處理復雜。
- UP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檢測限低至μg/kg級,適用于復雜生物樣品(如血清)。
-
- 特點:操作簡便、快速(1-2小時出結果),適合現場篩查;但交叉反應可能導致假陽性。
- 應用:水產品、乳制品中組胺的快速檢測。
-
- 進展:納米材料修飾電極提升選擇性,可實現實時監測,但穩定性待優化。
三、樣品前處理關鍵技術
-
- 酸性溶液提取:常用5%三氯乙酸或0.1 M HCl,有效釋放結合態生物胺。
- 超聲波/微波輔助:提升提取效率,縮短時間至10-15分鐘。
-
- 固相萃取(SPE):C18柱或陽離子交換柱去除脂類、蛋白質干擾。
- 衍生化:丹磺酰氯或鄰苯二甲醛(OPA)衍生,增強色譜檢測靈敏度。
四、應用場景與標準規范
-
- 重點產品:發酵肉制品、酒類、水產制品。
- 國際標準:AOAC 977.13(水產品組胺檢測)、ISO 19343(魚類生物胺HPLC法)。
-
- 尿液/血液檢測:嗜鉻細胞瘤(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異常)、抑郁癥(5-羥色胺水平)。
-
- 過程控制:酸奶、啤酒發酵中生物胺的動態監測,避免過量積累。
五、挑戰與趨勢
- 多胺同步檢測:開發廣譜抗體或新型色譜柱,減少不同胺類的干擾。
- 便攜化技術:紙基微流控芯片、智能手機比色法推動現場快速檢測。
- 大數據與AI:結合生物胺代謝通路模型,預測食品腐敗或疾病風險。
上一篇:泥根菇、殘缺菇、蟲蛀菇檢測下一篇:純糧率、純仁率、純質率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13
222
195
232
183
208
214
207
200
193
251
239
227
223
239
257
239
225
219
2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