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后定伸粘結性檢測技術指南
一、檢測目的
- 評估浸水環境對粘結性能的影響 測定材料在浸水處理后,在特定拉伸位移下的粘結強度及破壞模式,判斷其耐水性能。
- 驗證材料耐久性 檢測材料在長期潮濕或水浸環境中的穩定性,防止因水分子滲透導致粘結界面失效。
- 指導產品研發與選型 為材料配方優化、工程應用場景選擇提供數據支持。
二、適用檢測對象
- 建筑接縫密封膠(如硅酮膠、聚氨酯膠)
- 防水卷材粘結劑
- 汽車/船舶用膠粘劑
- 電子封裝防水材料
三、核心檢測項目及標準
項目 | 檢測內容 |
---|---|
初始粘結強度 | 試樣在未浸水狀態下的粘結強度和破壞模式。 |
浸水后定伸粘結強度 | 試樣在浸水處理后,拉伸至規定位移(如50%、100%)時的應力及界面破壞情況。 |
粘結破壞面積比 | 計算粘結失效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比,判斷失效類型(內聚破壞/界面破壞)。 |
耐久性評價 | 對比浸水前后性能變化,評估材料耐水性等級。 |
四、檢測設備與材料
- 主要設備
- 電子拉力試驗機(精度±1%,量程≥500 N)
- 恒溫水槽(控溫精度±1℃,浸水溫度通常為23℃或50℃)
- 定伸夾具(確保拉伸位移精確控制)
- 基材(如水泥板、鋁板、玻璃,尺寸通常為150×50×5 mm)
- 試樣制備
- 按標準要求將材料涂覆于兩平行基材之間,形成標準粘結試樣(如25×12×12 mm膠條)。
- 固化時間依材料類型設定(如硅酮膠需固化21天)。
五、檢測流程
-
- 將固化后的試樣完全浸入規定溫度(如23±2℃)的蒸餾水中,持續7天(或依標準調整)。
- 取出后擦干表面水分,在標準實驗室環境(23℃、50%RH)平衡24小時。
-
- 將試樣安裝在拉力機上,以5 mm/min速度拉伸至規定位移(如50%或100%伸長率)。
- 保持拉伸狀態10分鐘,記錄最大拉力值及破壞模式。
- 觀察并拍照記錄粘結界面破壞情況(內聚破壞、粘結界面剝離或混合破壞)。
-
- 同步測試未浸水試樣的定伸粘結性,計算浸水后性能損失率。
六、結果判定與報告
-
- 粘結強度(MPa)= 最大拉力(N)/ 粘結面積(mm²)
- 破壞類型:內聚破壞(材料內部斷裂)優于界面破壞(膠層與基材剝離)。
- 合格標準:依據產品規范(如JC/T 881-2017規定浸水后粘結強度≥0.5 MPa)。
-
- 試樣信息(材料名稱、批號、基材類型)
- 浸水條件(溫度、時間)
- 拉伸位移、最大拉力、破壞模式
- 附破壞界面照片及數據對比圖表。
七、注意事項
- 試樣制備均一性:膠層厚度、固化條件需嚴格統一,避免數據偏差。
- 浸水條件控制:水溫、時間需按標準執行,避免因條件波動導致結果不可靠。
- 設備校準:拉力機定期校準,確保數據準確性。
- 環境干擾:實驗室需避免震動、溫度驟變等外界干擾。
八、應用領域
- 建筑工程:幕墻密封膠耐雨水侵蝕性能驗證。
- 汽車制造:車燈密封膠在洗車、暴雨環境下的可靠性測試。
- 電子工業:防水膠在潮濕環境中的長期粘結穩定性評估。
上一篇:表觀密度試驗檢測下一篇:耐磨性(磨坑長度)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4
221
200
208
204
207
218
209
221
222
209
208
213
211
203
201
215
205
212
20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