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的必要性
- 預防污染風險:及時發現土壤、水源中的有害物質。
- 優化種植管理:指導科學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
- 保障產品合規:滿足國內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如中國GB標準、歐盟REACH法規等)。
二、核心檢測項目分類
1. 土壤環境檢測
- 理化性質
- pH值:水稻適宜pH為5.5~7.0,酸性或堿性土壤需改良。
- 有機質含量:反映土壤肥力(一般要求≥1.5%)。
- 全氮、有效磷、速效鉀:關鍵養分指標。
- 重金屬污染(單位:mg/kg)
- 必測項:鎘(Cd≤0.6)、汞(Hg≤1.3)、砷(As≤30)、鉛(Pb≤170)、鉻(Cr≤250)(依據GB 15618-2018)。
- 農藥殘留
- 有機氯(如六六六、DDT)、有機磷類(如毒死蜱)等。
- 其他污染物
- 石油烴、多環芳烴(PAHs)等工業污染物。
2. 灌溉水質量檢測
- 常規指標:pH(5.5~8.5)、化學需氧量(COD≤60 mg/L)、懸浮物(SS≤100 mg/L)。
- 重金屬:鎘(≤0.01 mg/L)、鉛(≤0.2 mg/L)、砷(≤0.1 mg/L)等。
- 有機污染物:揮發酚(≤0.5 mg/L)、石油類(≤10 mg/L)。
- 微生物指標:糞大腸菌群(≤4000個/L)。
3. 大氣環境檢測
- 常規污染物: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PM?.5/PM??(參考AQI標準)。
- 毒性氣體:氟化物(≤7 μg/dm³·d)、臭氧(O?)等。
- 重金屬沉降:鉛、鎘等通過干濕沉降進入農田。
4. 生物環境檢測
- 有害生物監測: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的密度及發生趨勢。
- 有益微生物:固氮菌、解磷菌等有益菌群豐度。
- 生態風險:周邊是否存在入侵物種(如福壽螺)或轉基因作物花粉擴散風險。
三、檢測方法與標準依據
- 土壤采樣
- 采用“S”型或棋盤式布點法,耕作層(0~20 cm)取樣,混合樣本不少于5個點。
- 水質分析
- 采集灌溉渠入口處水樣,避免雨后取樣,使用原子吸收光譜(AAS)、ICP-MS檢測重金屬。
- 大氣監測
- 布設采樣點于稻田上風向和下風向,連續監測7天,使用濾膜法收集顆粒物。
四、常見問題與對策
- 土壤重金屬超標
- 對策:施用石灰調節pH,添加生物炭或鈍化劑(如海泡石)固定重金屬。
- 灌溉水污染
- 對策:建設生態溝渠凈化水體,或改用地下水灌溉。
- 大氣氟化物累積
- 對策:種植防護林帶,減少工業區鄰近種植。
五、未來趨勢
- 智能化監測:結合物聯網傳感器實現重金屬、pH等指標的實時監控。
- 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抗病品種及天敵昆蟲,減少化學農藥依賴。
結語
上一篇:香柚檢測下一篇:無公害農產品 荔枝、龍眼、紅毛丹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2
220
195
206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7
203
207
208
200
198
213
201
211
20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