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及其化合物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碲及其化合物檢測的重要性
碲(Te)是一種稀散金屬元素,在冶金、電子、太陽能電池及半導體工業中具有重要應用。然而,碲及其化合物(如二氧化碲、碲化氫等)在環境中過量存在可能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引發呼吸道損傷、肝腎毒性和神經毒性。因此,對環境中碲的濃度及其化學形態進行精準檢測至關重要。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碲化合物歸為3類致癌物,進一步凸顯了其監測的必要性。檢測范圍通常涵蓋水質、土壤、空氣、工業廢料及生物樣本,需結合多維度分析技術以保障數據可靠性。
主要檢測項目
碲及其化合物的檢測項目主要包括:
1. 總碲含量檢測:測定樣品中碲元素的總濃度;
2. 碲形態分析:區分Te4+、Te6+、有機碲化合物等不同價態及形態;
3. 環境介質分布檢測:針對水、土壤、大氣顆粒物等介質的專項分析;
4. 生物樣本檢測:血液、尿液等生物基質中的碲蓄積量監測。
常用檢測儀器
為實現高靈敏度檢測,實驗室通常采用以下儀器:
- 原子吸收光譜儀(AAS):適用于痕量碲的定量分析,火焰法與石墨爐法互補;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檢測限低至ppb級,可同時分析多種元素;
- 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用于固體樣品快速篩查;
- 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HPLC-MS):專用于碲化合物的形態分離與鑒定。
檢測方法詳解
1.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
樣品經硝酸-高氯酸消解后,通過石墨爐原子化,在214.3 nm特征波長下測定吸光度,需加入基體改進劑(如Pd-Mg)提高靈敏度。
2. ICP-MS法:
采用內標法(如Rh或In)校正基體效應,動態反應池技術可消除ArCl+對130Te的干擾,檢測限可達0.01 μg/L。
3. 形態分析技術:
結合HPLC與ICP-MS,利用陰離子交換柱(如Dionex IonPac AS16)分離TeO32-和TeO4-,梯度洗脫程序優化分離效率。
檢測標準體系
國內外主要采用以下標準:
- GB/T 15503-1995《水質 碲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ISO 17294-2:2016 水質-ICP-MS法測定包括碲在內的多種元素;
- EPA Method 200.8 環境樣品中痕量金屬的ICP-MS測定;
- ASTM D1976-20 工業廢水中碲的檢測規范,涵蓋樣品保存與預處理要求。
質量控制要點
檢測過程中需嚴格執行:
- 使用NIST SRM 1640a(水標樣)和BCR-141R(土壤標樣)進行方法驗證;
- 每批次樣品加測空白樣、平行樣及加標回收樣,回收率應控制在85%-115%;
- 對高鹽樣品采用稀釋法或基體匹配消除離子干擾;
- 實驗室環境需滿足ISO/IEC 17025要求,避免交叉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