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結核病診斷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動物結核病診斷檢測的重要性與背景
動物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引起的一種慢性人畜共患傳染病,主要影響牛、鹿、豬等家畜及野生動物。該病不僅造成畜牧業經濟損失,還可能通過接觸或食用未經檢疫的動物產品傳播給人類,威脅公共衛生安全。早期準確診斷是防控結核病的關鍵環節,需結合臨床癥狀觀察和實驗室檢測技術,建立科學、標準化的診斷流程。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檢測手段不斷革新,但不同檢測方法的敏感性、特異性及適用場景仍需嚴格評估。
主要檢測項目
動物結核病的檢測主要圍繞病原體鑒定、免疫應答評估及病理學分析展開:
- 病原學檢測:包括細菌分離培養、抗酸染色鏡檢;
- 免疫學檢測:如結核菌素皮內試驗(TST)、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及ELISA抗體檢測;
- 分子生物學檢測:PCR技術檢測結核分枝桿菌DNA,或基因測序分型;
- 病理學檢查:組織切片觀察典型結核結節病變。
常用檢測儀器與設備
現代實驗室檢測依賴高精度儀器支持:
- PCR儀(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用于快速擴增和檢測結核菌特異性基因片段;
- 酶標儀(ELISA閱讀器):定量分析血清中抗體水平;
- 生物安全柜:確保病原體操作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顯微成像系統:輔助抗酸染色鏡檢及病理切片分析;
- 細菌培養箱:提供分枝桿菌生長所需環境(37℃、5%-10% CO?)。
核心檢測方法及流程
不同檢測技術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
1. 結核菌素皮內試驗(TST)
將純化蛋白衍生物(PPD)注射至動物頸部皮內,72小時后測量皮膚增厚程度。此方法成本低、操作簡單,但存在與環境中非結核分枝桿菌交叉反應的假陽性風險。
2. 熒光定量PCR檢測
提取疑似感染組織或分泌物的DNA,針對IS6110、MPB70等結核菌特異性基因設計引物進行擴增。靈敏度可達90%以上,檢測周期縮短至4-6小時,適用于早期篩查。
3. γ-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
采集全血樣本,通過ELISPOT或酶聯免疫法檢測結核抗原刺激后T細胞釋放的γ-干擾素水平。該方法特異性高于TST,但需冷鏈運輸樣本且設備投入較高。
國際與國內檢測標準
檢測流程需符合以下規范:
- OIE標準:《陸生動物衛生法典》規定結核菌素試驗為國際貿易認可的初篩方法;
- 中國國家標準:GB/T 18645-2020《動物結核病診斷技術》明確細菌分離、PCR及病理學診斷的金標準地位;
- 歐盟法規:要求牛群檢疫必須結合TST與γ-干擾素試驗,降低假陰性率。
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檢測技術,結合流行病學數據,可顯著提升動物結核病診斷的準確性,為疫病凈化提供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