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流行性感冒檢疫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馬流行性感冒檢疫檢測概述
馬流行性感冒(Equine Influenza,EI)是由馬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和食欲下降,嚴重時可引發繼發感染甚至死亡。該病傳播速度快,對馬術運動、賽馬產業及養殖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檢疫檢測是防控馬流感的核心措施,可及時發現感染個體、阻斷傳播鏈,并為疫苗免疫效果評估提供依據。國際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通報的動物疫病,各國均建立了嚴格的檢疫標準和檢測流程。
檢測項目
馬流感檢疫檢測主要包括以下幾類項目: 1. 病毒分離與鑒定:通過采集鼻拭子、咽拭子或肺組織樣本,進行病毒培養和亞型鑒定,是確診的“金標準”。 2. RT-PCR檢測:針對病毒RNA的特異性基因片段(如HA或NA基因)進行擴增,具有高靈敏度和快速性。 3. 血清學檢測:通過ELISA或血凝抑制試驗(HI)檢測馬血清中特異性抗體水平,評估感染史或免疫效果。 4. 抗原快速檢測:利用膠體金試紙條檢測病毒抗原,適用于現場初篩。
檢測儀器
主要檢測儀器包括: 1. 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用于病毒核酸的定量檢測和基因分型。 2. 病毒細胞培養系統:如MDCK細胞系,用于病毒分離擴增。 3. 酶標儀與洗板機:支持ELISA等血清學檢測的自動化操作。 4. 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設備:包括生物安全柜、高壓滅菌器等,確保操作安全。
檢測方法
1. 樣本采集與處理:無菌采集鼻咽分泌物或血液樣本,低溫運輸并盡快處理。 2. 病毒分離法:將樣本接種于敏感細胞系,觀察細胞病變效應(CPE),并通過血凝試驗確認。 3. 分子生物學檢測:提取病毒RNA后進行逆轉錄和PCR擴增,通過電泳或熒光信號判定結果。 4. 血清學檢測流程:采用雙抗原夾心ELISA法,檢測IgG抗體滴度變化,或通過HI試驗測定中和抗體水平。
檢測標準
國際與國內主要遵循以下標準: 1. OIE《陸生動物診斷試驗手冊》:規定病毒分離、RT-PCR及血清學檢測的操作規范。 2. GB/T 22915-2008(中國):馬流感病毒分離與鑒定技術標準。 3. ISO 17025:實驗室質量控制要求,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重復性和準確性。 4. 行業指南:如賽馬聯盟(IFHA)的檢疫隔離期規定(通常為14-21天)。
注意事項
1. 樣本需在發病早期(3-5日內)采集以提高檢出率; 2. 病毒分離需在BSL-3實驗室進行,嚴防生物污染; 3. 抗體檢測需區分自然感染與疫苗免疫反應; 4. 檢測結果需結合臨床癥狀與流行病學調查綜合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