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施肥播種機檢測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深松施肥播種機檢測
深松施肥播種機作為一種集深松、施肥、播種于一體的現代化復合型農業機械,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一次性完成土壤深松打破犁底層、精準施入底肥、均勻播撒種子等多道工序,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有助于改善土壤結構、提升作物產量與品質。然而,其作業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益。因此,對深松施肥播種機進行系統、科學、規范的檢測,是確保其設計制造質量、作業性能符合農藝要求、安全可靠運行的關鍵環節,也是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市場準入、用戶選購及維護保養的重要依據。
檢測項目
深松施肥播種機的檢測項目涵蓋了其結構性能、作業性能、安全性能及使用可靠性等多個維度,主要包括:
1. 結構與外觀質量: 檢查機具整體結構完整性、焊接與連接可靠性、材料防腐處理、涂漆質量、標識清晰度(如安全警示、操作說明、型號規格等)、各部件(深松鏟、施肥開溝器、排種器、覆土鎮壓裝置、種肥箱、傳動機構等)的制造與裝配精度。
2. 深松作業性能: 測定深松深度及其穩定性、深松寬度、深松后土壤的擾動情況(如土壤膨松度、犁底層破碎效果)、作業后地表平整度、深松鏟的入土性能與通過性。
3. 施肥作業性能: 測定施肥量(單位面積施肥量)、施肥深度及其穩定性、施肥均勻性(縱向與橫向)、肥料的破碎率(針對顆粒肥)、排肥器的排肥穩定性與調節范圍。
4. 播種作業性能: 測定播種量(單位面積播種粒數或重量)、播種深度及其一致性、粒距(或穴距)合格率與重播/漏播率、種子破損率、播種均勻性(縱向與橫向)、覆土厚度與鎮壓效果。
5. 種肥匹配性能: 檢查種、肥的側向與縱向相對位置是否符合農藝要求,避免“燒苗”現象。
6. 動力性能與牽引阻力: 測定機具工作時的牽引阻力、所需配套動力、機具的通過性(如最小轉彎半徑、地隙高度)等。
7. 安全性能: 檢查安全防護裝置(如傳動部件防護罩)的有效性、安全標志的完備性、操作手柄/腳踏板的防滑性與標識清晰度、機具的靜態與動態穩定性(防傾翻)、緊急停機功能可靠性等。
8. 使用可靠性: 在規定的作業時間內或作業面積內,考核機具的故障發生情況(首次故障前工作時間、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故障頻率等)及主要零部件(如深松鏟尖、排種盤/勺、鏈條、軸承等)的磨損情況。
檢測儀器
完成上述檢測項目需要借助一系列專業的儀器設備:
1. 土壤測量類: 土壤硬度計(測定犁底層硬度和深松效果)、土壤剖面分析儀/挖掘取樣工具(觀測深松深度、寬度和土壤擾動剖面)、土壤含水量測定儀(必要時需考慮土壤條件一致性)、卷尺/激光測距儀(測量深度、寬度、行距等)。
2. 速度與位移測量類: GPS定位系統/測速雷達(精確測定作業速度、面積和軌跡)、位移/深度傳感器(實時監測作業深度變化)。
3. 重量與流量測量類: 精密電子秤(用于稱量種子、肥料重量,計算排量)、流量傳感器(在線監測排種器、排肥器的瞬時流量)、集種(肥)裝置(田間或臺架試驗中收集排出的種子或肥料)。
4. 力學性能測試類: 拉力傳感器/測力儀(連接在拖拉機與機具之間,測量牽引阻力)、扭矩傳感器(測量傳動軸扭矩)。
5. 尺寸與間距測量類: 游標卡尺、千分尺(測量零部件尺寸精度、磨損量)、粒距尺/穴距尺(測量種子在行內的間距)、行距測量工具。
6. 計數與圖像分析類: 種子計數器(用于統計粒距合格率、重播漏播率)、高速攝像機(記錄排種過程,分析種子運動軌跡和破損原因)、圖像分析軟件(輔助分析播種均勻性、覆土情況等)。
7. 其他: 轉速表(測量傳動軸、排種/排肥軸轉速)、噪音計(評估工作噪音)、振動測試儀(評估工作振動水平)、溫濕度記錄儀(記錄試驗環境條件)。
檢測方法
深松施肥播種機的檢測通常在兩種環境下進行:實驗室(臺架)試驗和田間(生產)試驗。
1. 實驗室(臺架)試驗:
* 排種/排肥性能試驗: 在專門設計的試驗臺上,模擬不同轉速(對應不同作業速度)下,測試排種器、排肥器的排量穩定性、均勻性、調節范圍、種子破損率等。使用集種(肥)裝置收集排出物,用電子秤稱重計數,或利用高速攝像和圖像分析技術進行非接觸式測量。
* 零部件強度與耐磨性試驗: 對關鍵受力部件(如深松鏟柄、懸掛架)進行靜載或疲勞試驗;對易磨損件(鏟尖、排種元件)進行耐磨試驗。
* 傳動系統測試: 測試傳動效率、溫升、噪音、振動等。
2. 田間(生產)試驗:
* 試驗地選擇: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田塊,土壤類型、墑情、地表狀況應盡可能符合該機具設計的主要作業條件。試驗前需測定土壤堅實度、含水量等基礎參數。
* 性能測試:
* 按標準要求設定作業速度、深度、施肥量、播種量等參數。
* 使用GPS、測速雷達記錄作業速度與軌跡。
* 沿作業行程,在預定距離間隔或選定測區,使用土壤硬度計、剖面挖掘測量深松深度、寬度、土壤擾動狀況;測量播種深度、覆土厚度;挖出種子行,測量粒距/穴距、檢查重播漏播和種子破損情況;收集肥料行中的肥料,稱重計算施肥均勻性。
* 使用拉力傳感器全程記錄牽引阻力。
* 生產查定(可靠性考核): 安排足夠面積(或時間)的實際作業,詳細記錄作業時間、面積、發生的故障類型、次數、維修時間及更換的零部件,計算可靠性指標。
* 安全與操作檢查: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觀察并記錄機具的安全防護、操作便利性、穩定性、通過性等情況。
檢測標準
深松施肥播種機的檢測工作必須嚴格依據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進行,以確保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可比性。主要參考標準包括:
1. 基礎通用標準: * GB/T 5667-2008 《農業機械 生產試驗方法》 * GB/T 5668-2008 《農業機械 熱環境 試驗方法》 * GB/T 6973-2005 《單粒(精密)播種機試驗方法》 (對單粒精播播種部分適用) * GB 10395.1-2009 《農林機械 安全 第1部分:總則》 * GB 10395.5-2013 《農林機械 安全 第5部分:驅動式耕作機械》 * GB/T 24677.1-2009 《保護性耕作機械 第1部分:深松機》 2. 專項產品標準: * GB/T 9478-2005 《谷物條播機 試驗方法》 (這是最重要的核心標準之一,雖然名稱是條播機,但其規定的試驗原理和方法,特別是播種、施肥、深度等性能測試方法,被廣泛借鑒用于深松施肥播種機的檢測,尤其適用于條播部分。新標準GB/T 9478-202X已發布或即將發布,需關注最新版本)。 * 各地方或行業可能制定的關于深松機、施肥播種機、免耕播種機的專項技術條件或質量評價技術規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