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檢測項目分類
1. 物理與化學性能檢測
-
- 密度測試(GB/T 1033):通過浸漬法測定材料密度,驗證原料純度及是否摻入再生料。
- MFR測試(GB/T 3682):在特定溫度/載荷下測定熔體流動性,反映加工性能。MFR異常可能導致管材擠出時出現壁厚不均或表面缺陷。
-
- 使用差示掃描量熱儀(DSC,GB/T 19466.6)評估抗熱氧老化能力。OIT值低于標準(如≥20分鐘)意味著管材在高溫環境下易快速降解,縮短使用壽命。
2. 力學性能檢測
-
- 依據GB/T 6111,將管材試樣在恒溫水浴中加壓至規定應力(如PE100級管材20℃/12.4MPa),持續至破裂或達標時間(通常≥100小時)。不合格管材可能因內部缺陷(如氣泡、雜質)在運行中爆管。
-
- 按GB/T 6671將管段加熱至110℃保持1小時,冷卻后測量長度變化率。回縮率>3%表明材料熱穩定性差,安裝后易因溫度變化變形。
-
- 采用缺口管材試樣(如Notched Pipe Test,ISO 13479),在80℃、0.8MPa條件下測試至失效時間。SCG性能不足的管材在地基沉降時易從缺口處開裂。
3. 尺寸與外觀檢測
-
- 使用超聲波測厚儀或千分尺抽查壁厚偏差(GB/T 8806),偏差>5%會導致承壓不均。橢圓度超差(如>5%)可能引發接口滲漏。
-
- 目測結合顯微鏡觀察,要求無劃痕、凹陷、雜質。例如,表面劃痕深度>10%壁厚時可能成為應力集中點,誘發裂紋。
4. 耐久性與環境適應性測試
-
- 按GB/T 16422.3進行QUV加速老化,模擬戶外暴曬。劣化管材會出現脆化、變色,拉伸強度下降>20%視為不合格。
-
- 將管材浸泡于酸、堿、鹽溶液(如10%NaOH、30%H2SO4)中30天,檢測質量變化率與力學性能保留率。質量變化>0.5%或強度下降>15%視為不達標。
二、檢測標準與方法
- 國內標準:GB/T 13663(給水用PE管)、GB 15558(燃氣用PE管)、GB/T 19466(熱分析)
- 國際標準:ISO 4427(給水管)、ISO 4437(燃氣管)、ASTM D3350(材料分類)
- 儀器設備:液壓爆破試驗機、電子萬能試驗機、DSC分析儀、分光光度計等
三、質量控制關鍵點
-
- 查驗供應商提供的樹脂牌號與認證(如PE100+認證),確保原料符合ISO 17885標準。
-
- 在線監測擠出溫度(190-230℃)、冷卻速率,防止因工藝波動導致結晶度異常。
-
- 定期送樣至CMA/ 認證實驗室進行全項檢測,重點驗證長期靜液壓強度(如8760小時測試)。
四、典型不合格案例分析
- 案例1:某農田灌溉管安裝后半年開裂。檢測發現OIT僅8分鐘(標準≥20分鐘),原因為添加過量回料導致抗氧化劑不足。
- 案例2:燃氣用PE管接口泄露。檢測顯示橢圓度達7%(標準≤5%),系擠出模具磨損未及時更換所致。
五、
上一篇:等速萬向節及其總成密封罩檢測下一篇:霉爛耳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4
221
200
208
203
207
218
208
219
222
209
207
212
211
202
201
215
205
211
20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