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應力蠕變恢復試驗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多應力蠕變恢復試驗:評估瀝青材料高溫性能的關鍵流變學方法
副標題:原理、流程、核心參數與應用價值詳解
引言
高溫條件下,瀝青材料在持續荷載作用下會產生不可恢復的變形(車轍),這是瀝青路面最主要的破壞形式之一。準確評估瀝青膠結料抵抗這種永久變形的能力至關重要。多應力蠕變恢復試驗(Multiple Stress Creep Recovery, MSCR),作為一種齊全的流變學測試方法,因其能夠有效模擬瀝青在實際路面中的受力狀態并量化其高溫性能,已成為評價瀝青(尤其是聚合物改性瀝青)抗車轍能力的關鍵工具。
一、 基本原理與目的
MSCR試驗的核心在于模擬瀝青膠結料在重復交通荷載作用下的行為。其基本原理基于以下關鍵點:
- 蠕變階段: 在特定高溫(通常為道路使用溫度,如58°C, 64°C, 70°C等)下,對瀝青試樣施加一個恒定的剪切應力(τ),并維持一段時間(通常為1秒)。在應力作用下,瀝青試樣發生剪切變形(應變γ增加),此階段主要反映材料的粘性流動特性。
- 恢復階段: 隨后,迅速將施加的應力降至零(或接近零),并維持一段時間(通常為9秒)。此時,材料中的彈性部分會嘗試恢復其原始形狀,應變會部分回彈。此階段主要反映材料的彈性恢復能力。
- 應力水平與循環: MSCR試驗的關鍵在于使用多個不同的應力水平(例如0.1 kPa和3.2 kPa)進行上述蠕變-恢復循環。低應力(如0.1 kPa)模擬交通量小或低速行駛狀態,高應力(如3.2 kPa)模擬交通量大、重載或慢速行駛(如爬坡、剎車)的嚴苛狀態。每個應力水平下通常進行10個連續的蠕變-恢復循環,以達到穩定狀態。
- 目的: 通過分析材料在重復加載-卸載循環中的蠕變變形和恢復行為,特別是計算不可恢復的蠕變柔量(Jnr)和恢復百分比(R),來綜合評價瀝青膠結料在高溫下的抗永久變形能力(抗車轍能力)和彈性恢復特性。它克服了傳統方法(如車轍因子G*/sinδ)在評價改性瀝青時的一些局限性。
二、 試驗裝置與流程
- 核心設備: 動態剪切流變儀(DSR)。DSR的核心部件是兩個平行板(通常直徑8mm或25mm,依據測試溫度選擇),瀝青試樣夾在中間。
- 試樣制備: 將瀝青樣品加熱至易于澆注的流動狀態,然后小心地注入到DSR的下平板上,調整上平板至設定間隙(通常1mm或2mm),修去擠出的多余瀝青,形成均勻的試樣薄膜。
- 溫度控制: 將裝有試樣的平行板系統精確控制在目標測試溫度(如PG分級溫度或特定工程要求溫度)。
- 應力序列與循環執行:
- 首先在選定的低應力水平(如0.1 kPa)下,連續進行10次蠕變(1s)-恢復(9s)循環。
- 完成低應力序列后,不更換試樣,立即在同一溫度下轉換到高應力水平(如3.2 kPa),再連續進行10次蠕變(1s)-恢復(9s)循環。
- 整個過程中,DSR持續、精確地記錄施加的應力和試樣產生的應變響應(剪切變形)。
- 數據處理準備: 記錄每個循環中應變隨時間變化的完整曲線。
三、 核心參數及其物理意義
MSCR試驗最重要的輸出參數是不可恢復蠕變柔量(Jnr)和恢復百分比(R%),通常取最后幾個循環(如第9、10次循環)的平均值作為報告值。
-
不可恢復蠕變柔量(Jnr):
- 定義: Jnr = γ<sub>nr</sub> / τ
- γ<sub>nr</sub>:一個蠕變-恢復循環結束后剩余的、不可恢復的應變(殘余應變)。
- τ:該循環中施加的恒定剪切應力。
- 物理意義: Jnr直接量化了瀝青膠結料抵抗永久剪切變形的能力,是評價抗車轍性能的核心指標。
- Jnr值越低,表明在相同應力下,材料產生的不可恢復變形越小,其抵抗永久變形(車轍)的能力越強。
- 報告時需指明對應的應力水平,如Jnr@0.1kPa, Jnr@3.2kPa。
- 特別關注Jnr差異(% Difference in Jnr): Jnr_diff = [ (Jnr@3.2kPa - Jnr@0.1kPa) / Jnr@0.1kPa ] * 100%。該值衡量材料對高應力水平的敏感性。值越小,表明材料在重載、慢速交通下的抗變形能力越穩定,對應力變化的敏感性越低,性能越好(尤其對改性瀝青至關重要)。
- 定義: Jnr = γ<sub>nr</sub> / τ
-
恢復百分比(R%):
- 定義: R% = [ (γ<sub>max</sub> - γ<sub>nr</sub>) / γ<sub>max</sub> ] * 100%
- γ<sub>max</sub>:蠕變階段結束時達到的最大應變。
- γ<sub>nr</sub>:恢復階段結束時的不可恢復應變(同Jnr計算)。
- 物理意義: R%反映了瀝青膠結料的彈性恢復能力。
- R%值越高,表明材料在卸載后能恢復的變形比例越大,其彈性成分越多,抵抗永久變形的潛力通常也越大(尤其對SBS等改性瀝青)。
- 同樣報告對應應力水平下的值,如R%@0.1kPa, R%@3.2kPa。
- 定義: R% = [ (γ<sub>max</sub> - γ<sub>nr</sub>) / γ<sub>max</sub> ] * 100%
四、 數據分析與應用價值
- 評價抗車轍性能: Jnr是預測和排序瀝青膠結料高溫抗車轍性能的最直接、最相關的指標。Jnr值越低,預期的路面車轍深度越小。
- 區分改性瀝青性能: MSCR特別擅長區分不同類型和劑量的改性瀝青(如SBS、SBR、橡膠粉等)。高性能改性瀝青通常表現出極低的Jnr值(尤其在3.2kPa下)和高的R%值,以及低的Jnr差異(%)。
- 評估應力敏感性: Jnr差異(%)是MSCR獨有的優勢指標。它揭示了瀝青膠結料在重載、慢速交通等嚴苛條件下的性能穩定性。低的Jnr差異表明材料具有優異的抗變形能力,不易在重壓下發生顯著的額外變形。
- 與路面性能關聯性強: 大量研究表明,MSCR參數(特別是Jnr@3.2kPa)與實際路面車轍深度之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比傳統的車轍因子(G*/sinδ)更能準確預測改性瀝青的路用性能。
- 質量控制與規范依據: MSCR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瀝青膠結料規范和采購標準(如美國的AASHTO M 332, 歐盟的EN 16659)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商和道路管理部門使用Jnr和R%的限值來確保瀝青材料滿足特定高溫性能要求。
- 研究開發: 用于評估新改性劑、再生瀝青(RAP/RAS)摻量、老化程度等對瀝青高溫流變性能的影響。
五、 優勢與局限性
- 優勢:
- 更真實地模擬實際交通荷載(重復脈沖荷載)。
- 直接測量不可恢復變形(Jnr),與車轍直接相關。
- 能有效評價改性瀝青(克服G*/sinδ的局限性)。
- 提供應力敏感性指標(Jnr差異%)。
- 與路面性能相關性更好。
- 測試相對快速(約10分鐘/溫度/應力序列)。
- 局限性:
- 需要精密的DSR設備和熟練的操作人員。
- 主要評價膠結料本身,混合料設計、級配等因素也顯著影響最終車轍。
- 測試在較小應變范圍內進行,與路面實際大變形狀態存在尺度差異(盡管相關性良好)。
- 對于某些特殊瀝青(如高蠟含量或某些硬質瀝青),解釋結果需謹慎。
多應力蠕變恢復試驗(MSCR)代表了瀝青膠結料高溫性能評價技術的重大進步。其通過模擬實際交通荷載下的蠕變與恢復行為,直接量化了瀝青抵抗永久變形的核心能力(Jnr)和彈性恢復特性(R%),并提供了獨特的應力敏感性指標(Jnr差異%)。這使得MSCR成為區分和篩選高性能瀝青,尤其是各類改性瀝青的關鍵工具,并已在范圍內被廣泛納入規范和標準,為提升瀝青路面的抗車轍性能和長期耐久性提供了科學、可靠的依據。盡管不能完全替代混合料試驗和路面觀測,MSCR作為膠結料層級最重要的高溫流變評價方法之一,其價值和地位已得到充分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