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球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管道守護者:不可或缺的通球測試詳解
何為通球測試?
在管道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長距離輸送液體或氣體的新建或改造管道工程完工后,一項關鍵的質量控制與安全保障措施便是通球測試。這項測試的核心目的是驗證管道的物理完整性與內部暢通性,確認其不存在可能阻礙介質流動或引發事故的變形、堵塞或其他缺陷。其名稱源于測試中使用的主要工具——一個特制的、直徑略小于管道內徑的球體(清管器),該球體在介質(如水或空氣)的推動下穿越整段被測管道。
測試流程步步為營
-
周密準備:
- 精確測量并記錄被測管道的起點、終點位置與總長度。
- 選擇專用清管器(通球),其直徑通常為管道公稱內徑的80%-90%,確保其在管內移動順暢,同時能有效檢測較大變形。
- 在管道兩端安裝專用的收發球裝置,并確保連接嚴密可靠。
- 配備動力源(如水泵、壓縮機)和壓力監控儀表。
- 規劃清管器行進路徑,沿途設置必要的監聽點或標記點。
-
實施推進:
- 將清管器裝入發送裝置。
- 啟動動力源(通常先采用壓縮空氣推動,再根據需要切換為水推動),向管道內注入介質,推動清管器前進。
- 保持推動壓力穩定且處于安全范圍內,持續監控壓力變化。壓力的異常升高可能預示清管器遭遇阻礙。
- 通過沿途監聽點、標記點或電子追蹤裝置(如有配備)實時追蹤清管器的具體位置和行進速度。
-
回收與檢查:
- 當清管器抵達接收裝置時,停止注入介質。
- 安全地打開接收裝置,取出清管器。
- 對清管器進行仔細的外觀檢查,觀察其表面是否有異常的劃痕、擠壓變形、附著物(如焊渣、石塊、手套等)或明顯的損壞痕跡。這些痕跡是判斷管道內部狀況的關鍵線索。
-
結果分析與判定:
- 合格: 清管器順利、完整無損地通過整段被測管道,表面無明顯表征嚴重缺陷的損傷,且推動壓力記錄平穩無明顯異常高峰,證明管道內部暢通,無明顯阻礙介質流動的物理變形或異物堵塞。
- 不合格: 清管器未能通過管道(卡阻)、在管內破損、或表面出現嚴重的、指向特定管道問題的損傷(如深溝、嚴重變形、附著大量施工殘留物),或推動壓力記錄顯示存在異常高壓點。此時需定位問題點,查明原因(如管道橢圓度超標、存在凹陷、焊瘤過大、異物堵塞、閥門未全開等)并進行修復,修復后需重新進行通球測試直至合格。
應用場景廣泛
通球測試絕非可有可無的步驟,它在以下關鍵環節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 新建管道投運前: 這是強制性關鍵步驟,確保管道在首次輸送介質前內部暢通、無施工遺留問題(如遺忘的工具、焊渣、石塊等)和嚴重的幾何變形。
- 管道改造維修后: 在更換閥門、管段,或進行過焊接、開孔等維修作業后,必須進行測試,確認改造過程未引入新的內部突起物或造成局部變形。
- 管道清管作業前校驗: 在計劃進行清管(如除銹、清蠟)前,通球測試可初步判斷管道是否具備通過清管器的條件,避免清管器卡阻導致生產中斷。
- 長期閑置管道重啟前: 對于暫停使用較長時間的管道,重啟前進行通球測試可排查可能存在的內部腐蝕產物堆積或異物侵入。
合格標準的基石
一次成功的通球測試必須滿足以下核心要求:
- 全程貫通: 清管器必須從發送端完整無損地抵達接收端。
- 外觀無損: 回收的清管器表面應無表征管道存在嚴重缺陷的損傷(細微劃痕可能因管道內壁防腐層或焊縫引起,需結合其他條件評估)。
- 壓力平穩: 推動清管器前進的壓力曲線應相對平穩,沒有異常的、持續的、高幅值的壓力尖峰或陡升,表明管道內徑相對均勻一致。
- 速度合理: 清管器的行進速度應在預期的合理范圍內(通常每秒數米),過慢可能預示阻力過大,過快可能存在泄漏風險。
安全與注意事項至關重要
- 壓力控制: 嚴格監控推進壓力,絕對不得超過管道設計壓力或測試方案的限定值,防止超壓造成管道破裂。
- 人員安全: 收發球操作及壓力監控區域應設立警戒,操作人員需嚴格遵守安全規程,防止高壓介質或部件意外彈出傷人。
- 充分準備: 確保收發球筒閥門開關靈活、密封可靠,所有連接緊固到位。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尤其是針對清管器卡阻的情況。
- 潔凈要求: 測試完成后,需根據后續工序要求徹底排盡管內測試介質(特別是水),必要時進行干燥處理,以防腐蝕或影響輸送介質品質。
保障安全運行的基石
通球測試是管道工程中一項實用且高效的物理檢測手段。它如同一位盡職的“管道守護者”,在主介質輸送前或關鍵操作前,深入管道內部進行探查,驗證其作為流體通道的基本暢通性和結構完整性。嚴格執行通球測試規范,仔細分析測試結果,是預防管道運行初期堵塞、泄漏等故障,保障長周期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屏障。這項看似簡單的測試,實則是管道本質安全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