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傳導率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熱傳導率測試:原理、方法與應用解析
一、熱傳導率的基本概念
熱傳導率(Thermal Conductivity),又稱導熱系數,是材料的固有屬性之一,描述材料在溫度梯度下傳遞熱量的能力。其定義為: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熱量與溫度梯度的比值,數學表達式為:
其中, 為熱傳導率(單位:W/(m·K)), 為傳遞的熱量(單位:J), 為樣品厚度(單位:m), 為傳熱面積(單位:m²), 為樣品上下表面的溫度差(單位:K), 為傳熱時間(單位:s)。
熱傳導率的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導熱性能: 越大,材料導熱越快(如金屬銅的約為400 W/(m·K)); 越小,材料隔熱性能越好(如聚苯板的約為0.038 W/(m·K))。
二、熱傳導率測試的重要性
熱傳導率是材料設計與應用的關鍵參數,其測試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領域:
- 工業制造:汽車發動機的散熱部件、電子設備的導熱墊片、建筑保溫材料等,均需通過熱傳導率測試優化材料選擇,確保產品性能與安全。
- 材料研發:新型功能材料(如高導熱陶瓷、相變儲能材料)的開發,需通過測試驗證其導熱性能是否符合設計目標。
- 能源效率:建筑墻體材料的熱傳導率直接影響空調能耗,準確測試有助于推動節能材料的應用。
- 極端環境應用:航空航天領域的隔熱材料(如航天飛機的防熱瓦),需在高溫或低溫下測試熱傳導率,確保在極端條件下的可靠性。
三、主要測試方法及原理
熱傳導率測試方法分為穩態法(Steady-State Methods)和非穩態法(Transient Methods)兩大類,二者的核心區別在于是否需要達到熱平衡狀態。
(一)穩態法:精度與穩定性的優先選擇
穩態法的原理是通過維持樣品兩側溫度恒定,待系統達到熱平衡后,測量傳遞的熱量與溫度梯度,計算熱傳導率。該類方法精度高,但測試時間較長,適合均勻固體材料的測試。
-
護熱平板法(Guarded Hot Plate Method)
護熱平板法是穩態法中最經典的方法,符合ISO 8302、ASTM C177等國際標準。其結構由主加熱板、護加熱板、冷板組成:- 主加熱板向樣品傳遞熱量,護加熱板包裹主加熱板,防止熱量向側面擴散(減少熱損失);
- 冷板通過循環介質(如冷卻水)維持低溫,確保樣品上下表面溫度穩定( 通常為10~50 K);
- 待溫度穩定后,測量主加熱板的加熱功率(即傳遞的熱量),結合樣品尺寸與溫度差計算。
適用范圍:各種固體材料(如保溫材料、金屬板材、塑料),尤其適合低導熱系數材料()。
優缺點:精度高(誤差<2%),但測試時間長(需數小時至數天),且樣品需加工成規則形狀(如平板狀)。 -
同心圓柱法(Concentric Cylinder Method)
同心圓柱法用于測試液體或粉末材料的熱傳導率,符合ISO 8894、ASTM D2717標準。其結構為兩個同心圓柱:- 內圓柱為加熱體,外圓柱為冷卻體,樣品填充在兩圓柱之間;
- 加熱內圓柱,待溫度穩定后,測量內圓柱的加熱功率與內外圓柱的溫度差,計算。
適用范圍:液體(如潤滑油、導熱油)、粉末(如隔熱粉)、膏狀材料。
優缺點:適合非固體材料,但樣品需充滿兩圓柱間隙,避免氣泡影響結果。
(二)非穩態法:快速與便捷的選擇
非穩態法無需等待系統達到熱平衡,通過測量樣品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計算熱傳導率。該類方法測試速度快,適合薄材料、高溫材料或易變性材料的測試。
-
激光閃射法(Laser Flash Method)
激光閃射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非穩態方法,符合ISO 13826、ASTM E1461標準。其原理為:- 用激光脈沖快速加熱樣品的一面(瞬間提供熱量),使樣品內部產生溫度梯度;
- 用紅外探測器測量樣品另一面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即“溫升曲線”);
- 通過溫升曲線計算熱擴散率(單位:m²/s),再結合材料的密度(單位:kg/m³)和比熱(單位:J/(kg·K)),通過公式 計算熱傳導率。
適用范圍:各種固體材料(如陶瓷、金屬、半導體),尤其適合薄樣品(厚度<10 mm)和高溫環境(可達2000 ℃以上)。
優缺點:測試速度快(僅需數分鐘),樣品用量少(直徑通常為10~25 mm),但需提前知道樣品的密度和比熱(或通過同步測試獲得)。 -
熱線法(Hot Wire Method)
熱線法用于測試液體或多孔材料的熱傳導率,符合ISO 8894-2、ASTM D5334標準。其原理為:- 將一根細金屬絲(熱線)插入樣品中,通電加熱熱線(提供恒定功率);
- 測量熱線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通過溫度-時間曲線計算(熱線的溫度升高與樣品的熱傳導率成反比)。
適用范圍:液體(如冷卻液、燃料)、多孔材料(如泡沫塑料、土壤)。
優缺點:測試速度快(數分鐘),樣品無需加工成規則形狀,但熱線易受樣品流動(如液體對流)的影響,需確保樣品靜止。
四、影響測試結果的關鍵因素
熱傳導率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受多種因素影響,需在測試前進行嚴格控制:
-
溫度依賴性:材料的熱傳導率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例如,金屬的 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因為電子熱運動加劇,散射增加);陶瓷的 隨溫度升高而升高(因為 phonon 熱傳導增強)。因此,測試需明確溫度條件(如室溫25 ℃、高溫1000 ℃)。
-
樣品均勻性:樣品內部的缺陷(如孔隙、裂紋)或成分偏析會導致熱傳導率分布不均。例如,泡沫塑料中的氣泡會降低,因此需確保樣品均勻性(如通過壓實、燒結等工藝)。
-
樣品制備:樣品的尺寸、形狀、表面平整度會影響傳熱效果。例如,護熱平板法要求樣品表面平整(粗糙度<10 μm),否則會導致接觸熱阻增大,測量結果偏低。
-
熱損失:穩態法中,側向散熱(如樣品側面的熱量擴散)會導致測量的 偏小,從而低估。因此,需通過護熱結構(如護熱平板法的護加熱板)減少熱損失。
五、應用案例解析
(一)建筑保溫材料的測試
某建筑公司研發了一種新型外墻保溫材料(泡沫玻璃),需測試其熱傳導率以評估保溫性能。采用護熱平板法:
- 樣品尺寸:300 mm×300 mm×50 mm(平板狀);
- 溫度條件:冷板20 ℃,熱板40 ℃();
- 測試結果:,符合建筑節能標準(要求)。
(二)電子散熱材料的測試
某電子公司開發了一種高導熱硅膠墊(用于CPU與散熱片之間),需測試其熱傳導率以確保散熱效果。采用激光閃射法:
- 樣品尺寸:直徑10 mm,厚度2 mm(薄樣品);
- 測試條件:室溫25 ℃;
- 測試結果:,比傳統硅膠墊()高出一倍,滿足高功率CPU的散熱需求。
(三)航空航天隔熱材料的測試
某航天機構研發了一種陶瓷纖維隔熱瓦(用于航天飛機機翼),需測試其在高溫下的熱傳導率。采用激光閃射法(高溫爐輔助):
- 樣品尺寸:直徑20 mm,厚度5 mm;
- 測試溫度:1000 ℃;
- 測試結果:,符合航天領域對高溫隔熱材料的要求()。
六、與展望
熱傳導率測試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重要環節,其結果直接影響材料的應用效果與安全性。穩態法(如護熱平板法)適合需要高精度的場景,非穩態法(如激光閃射法)適合快速測試或極端環境。未來,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熱傳導率測試技術將向更快速(如納秒級激光閃射)、更精確(如同步輻射技術)、更廣泛(如高溫、高壓、真空環境)的方向發展,為新型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總之,熱傳導率測試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連接材料性能與實際應用的橋梁,其重要性將隨著科技的進步日益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