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離子加速鹽霧試驗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銅離子加速鹽霧試驗(CASS):高效評估材料耐蝕性的利器
副標題:原理、流程與應用解析
在現代工業領域,金屬材料及表面涂鍍層的耐腐蝕性能至關重要。銅離子加速鹽霧試驗(Copper Accelerated Salt Spray Test, CASS)作為一種高度加速的腐蝕測試方法,因其卓越的加速效果和良好的相關性,已成為評估材料在惡劣環境中耐腐蝕能力的核心手段。
試驗原理:銅離子的催化作用
CASS試驗的核心在于其特殊的電解液配方(5% NaCl + 0.26 g/L CuCl?·2H?O)及酸性環境(pH 3.1-3.3)。其強化腐蝕的關鍵機制在于:
- 電化學催化: 添加的銅離子(Cu²?)在金屬表面優先還原析出,形成微小的銅沉積點。這些活性點顯著降低了析氫過電位,極大加速了陰極析氫反應(2H? + 2e? → H?↑),從而促進了陽極金屬的溶解腐蝕過程。
- 酸性環境增強: 較低的pH值(通過乙酸調節)提高了溶液的電導率和活性,抑制了腐蝕產物保護膜的形成,使腐蝕反應持續高速進行。
- 氯離子侵蝕: 高濃度氯離子穿透鈍化膜或涂層缺陷,誘發局部腐蝕(點蝕、絲狀腐蝕)。
相比傳統的中性鹽霧試驗(NSS),CASS模擬了更苛刻的工業或海洋大氣環境,能在更短時間內暴露材料的耐腐蝕弱點,揭示涂層或鍍層的失效模式(如起泡、剝落、基體腐蝕)。
試驗設備與操作流程
核心設備:
- 鹽霧試驗箱: 具備精確的溫度控制(通常 50 ± 2°C)、噴霧系統、飽和桶(用于加熱加濕壓縮空氣)及樣品支架。
- 電解液配制裝置: 用于準確配制并維持特定濃度和pH值的試驗溶液。
- pH計: 精確測量和監控溶液pH值。
- 收集裝置: 測量鹽霧沉降率(標準要求1.0~2.0 ml/80cm²/h)。
標準操作流程:
- 樣品制備: 清潔待測樣品,確保表面無污染、油脂。必要時在非測試區域進行適當保護。記錄初始狀態(拍照)。
- 溶液配制: 使用符合要求的純水溶解分析純氯化鈉(NaCl)和分析純二水合氯化銅(CuCl?·2H?O),配制成含氯化鈉50 ± 5 g/L 和 氯化銅(CuCl?·2H?O)0.26 ± 0.02 g/L 的溶液。用乙酸或稀氫氧化鈉溶液將pH值精密調節至3.1~3.3(35°C條件下測量)。
- 試驗箱預熱與參數設定: 預熱試驗箱至設定溫度(50°C),確保飽和桶溫度高于箱體溫度(如63°C或更高,取決于系統設計),以保證壓縮空氣進入箱體時產生濕潤霧氣。設置噴霧/暫停周期(通常為連續噴霧)。
- 放置樣品: 將樣品按標準要求(通常與垂直方向呈15°~30°角)置于樣品架上,確保測試面均勻暴露在鹽霧中。放置參比板以監控沉降率。
- 運行試驗: 開啟噴霧,持續運行預定時間(如24h, 48h, 96h, 240h, 480h, 720h等)。定期檢查溶液pH值、沉降率、箱體溫度等關鍵參數,確保其在規定范圍內。根據需要補充溶液。
- 試驗中斷與檢查: 若非必要,盡量避免中斷試驗。如需中間檢查,應迅速取出樣品,檢查后盡快放回,并記錄中斷時間。
- 試驗終止與后處理: 達到預定時間后,關閉設備。小心取出樣品,用低于38°C的流動純水輕柔沖洗以去除表面鹽沉積,然后干燥(或用壓縮空氣吹干)。避免擦拭測試表面。
- 結果評定: 按相關標準(如ISO 10289, ASTM B368, GB/T 6461等)對腐蝕程度進行評級。評估項目通常包括:
- 基體腐蝕: 評級腐蝕面積百分比(如Rp評級)。
- 保護評級: 評估腐蝕點的大小和數量(如Ra評級)。例如:
Ra 10
:無腐蝕點。Ra 9.3
:腐蝕點直徑 ≤0.3mm,稀疏且輕微。Ra 8.5
:腐蝕點直徑 ≤0.5mm,數量較少。- ... (數值越小表示腐蝕越嚴重)
- 外觀變化: 評估變色、失光、起泡、剝落等缺陷的程度(如A評級)。
- 劃痕處腐蝕蔓延: 測量從人工劃痕處向涂層/鍍層下蔓延的寬度(St評級)。
- 典型腐蝕形態描述: 如白色/紅色銹蝕、點蝕、絲狀腐蝕等。
- 拍照記錄: 詳細記錄試驗后樣品的腐蝕形態和位置。
(圖示說明:CASS試驗后樣品腐蝕評級示意圖。左:無明顯腐蝕(Ra 10);中:少量細小腐蝕點(Ra 9.x);右:較多腐蝕點及基體腐蝕(Ra 8.x - 7.x))
應用范圍與優勢
- 主要應用材料: 特別適用于陽極氧化鋁及鋁合金、裝飾性鍍鉻(如Cu/Ni/Cr體系)、鋅合金壓鑄件鍍層、汽車零部件涂層、緊固件涂層/鍍層等。
- 核心優勢:
- 高加速性: 腐蝕速率遠快于NSS試驗(通常可達NSS的4-8倍),顯著縮短測試周期,提高研發效率。
- 良好相關性: 對于模擬含硫化物污染的潮濕工業環境或嚴酷海洋環境,其結果與實際服役表現的相關性通常優于NSS。
- 揭示缺陷敏感性: 能更敏銳地暴露材料、工藝缺陷(如微孔、裂紋、結合不良)、涂層薄弱點。
- 標準化: 遵循國際國內通用標準(如ASTM B368, ISO 9227, JIS H 8502, GB/T 10125等),結果具有可比性。
重要注意事項與局限性
- 參數精確控制: pH值、溫度、沉降率、溶液濃度是影響結果重現性的關鍵,必須嚴格監控和校準。
- 結果相對性: CASS是一種加速和模擬試驗,其結果主要用于材料、工藝或產品間的相對耐蝕性比較排名,不能直接、精確地預測實際自然環境中的服役壽命。
- 溶液穩定性: 銅離子可能吸附或與某些離子反應,需定期更換新鮮溶液并驗證pH值。
- 樣品放置: 放置位置和角度會影響鹽霧沉降均勻性,需按標準操作。
- 結果解讀: 需結合具體產品的使用環境、標準要求和歷史數據綜合判斷。不同行業標準對合格等級要求差異很大。
- 安全環保: 含銅廢液需妥善處理,符合環保法規。
銅離子加速鹽霧試驗(CASS)憑借其獨特的銅離子催化作用和酸性環境,成為評估金屬材料及防護涂層在嚴苛腐蝕環境下性能的強有力工具。其高效的加速能力極大縮短了測試周期,廣泛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電子電器、建筑五金等行業的質量控制、新品研發和工藝優化。然而,使用者必須深刻理解其加速模擬的本質和局限性,嚴格遵循標準操作規范,并結合其他測試方法及實際服役數據,方能對材料的長期耐腐蝕性能做出更全面、準確的評估。持續改進試驗的精確性和與實際環境的相關性,仍是該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參考標準: ASTM B368, ISO 9227, ISO 10289, JIS H 8502, DIN EN ISO 9227, GB/T 10125, GB/T 6461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