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剪切測試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動態剪切測試:揭示材料在運動載荷下的粘彈響應
核心原理:捕捉時間與頻率的依存性
動態剪切測試(Dynamic Shear Testing)是一種關鍵的材料力學表征技術,用于研究材料在周期性剪切載荷作用下的動態響應。與靜態測試不同,它施加的是振幅較小但頻率可變的振蕩形變(應力控制)或振蕩應力(應變控制),精準測量材料由此產生的周期性響應(應力或應變)及其相位差。
其核心在于量化材料的動態模量:
- 儲能模量(G'):反映材料在形變過程中儲存彈性勢能的能力,表征其類固體、彈性行為的成分。數值越高,材料剛性越強。
- 損耗模量(G''):反映材料在形變過程中以熱能形式耗散能量的能力,表征其類液體、粘性行為的成分。數值越高,材料阻尼特性越顯著。
- 復數模量(G*):總模量,
|G*| = √(G'² + G''²)
,表示材料抵抗動態變形的整體能力。 - 損耗因子(tan δ):
tan δ = G'' / G'
,是損耗模量與儲能模量之比,量化材料的粘彈性平衡點。tan δ > 1
表示粘性主導,tan δ < 1
表示彈性主導。
通過改變振蕩頻率、溫度或應變/應力幅度,該測試可繪制材料特性圖譜,揭示其時間依賴性和頻率敏感性。
設備構成與技術參數
典型的動態剪切流變儀(DSR)或動態力學分析儀(DMA)的核心組件包括:
- 驅動系統: 通常采用電磁或氣動馬達,提供精確可控的正弦振蕩。關鍵指標包括扭矩范圍(決定可測模量范圍)和最小可控扭矩/位移(決定靈敏度和分辨率)。
- 測量系統: 高精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施加的力/扭矩和產生的位移/角度,相位角測量精度是核心,通常需優于0.1度。
- 溫控系統: 精確的帕爾貼元件或液氮/電爐系統,配合高精度溫度傳感器(如PT100),實現寬范圍(如-150°C 到 600°C)和快速穩定的溫度控制,精度常優于±0.1°C。這對研究材料的玻璃化轉變、熔融、結晶等至關重要。
- 夾具系統:
- 錐板(Cone-Plate): 提供均勻的剪切速率/應變場,間隙極小(通常50-100μm),適合中高粘度樣品(如熔體、未固化樹脂、濃縮懸浮液),對樣品加載量敏感。
- 平行板(Parallel Plate): 間隙可調(通常0.3mm - 3mm),適合寬粘度范圍樣品(特別是高填充、含顆粒體系),樣品制備相對簡單,但剪切場不均勻(邊緣效應)。
- 同軸圓筒(Couette): 適合低粘度液體(如稀溶液、潤滑油),提供較大表面積,但間隙較大,測試頻率上限較低。
- 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 高速數據采集卡配合專業軟件,實時計算G', G'', tan δ等參數,并進行頻率掃描、溫度掃描、時間掃描、振幅掃描等模式的控制與分析。
核心性能參數包括:頻率范圍(如0.001 rad/s 到 1000 rad/s)、應變/應力控制范圍、可測模量范圍(如10^-3 Pa 到 10^7 Pa)、溫度范圍與精度、相位角分辨率。
核心測試模式與應用場景
-
應變/應力掃描(Amplitude Sweep):
- 目的: 確定材料的線性粘彈區(LVE)范圍,評估屈服應力/應變,研究大變形下的結構破壞與非線性行為。
- 方法: 在固定頻率和溫度下,逐步增加振蕩應變或應力幅度,監測G'、G''的變化。
- 應用:
- 確定膠體、凝膠、膏體的屈服點(G'開始顯著下降或與G''相交的點)。
- 評估涂料、油墨的觸變性結構強度。
- 篩選潤滑脂的機械穩定性。
- 優化聚合物共混物或復合材料的加工條件(避免過度剪切破壞)。
-
頻率掃描(Frequency Sweep):
- 目的: 研究材料在不同時間尺度(對應不同頻率)下的粘彈響應,獲取完整的松弛譜信息。
- 方法: 在固定應變/應力(LVE區內)和溫度下,改變振蕩頻率(通常從高頻到低頻),記錄G', G'', tan δ隨頻率的變化。
- 應用:
- 表征聚合物熔體的加工性能(如零剪切粘度η?、剪切變稀指數)。
- 評估熱固性樹脂的固化程度與凝膠點(低頻下G' > G'')。
- 研究生物高分子(如蛋白質溶液、粘液)的網絡結構松弛時間。
- 確定瀝青的溫度敏感性分級(PG分級)。
- 預測膠粘劑在長期負載或振動環境下的耐久性。
-
溫度掃描(Temperature Ramp):
- 目的: 研究材料粘彈性能隨溫度的變化,識別關鍵轉變點(如玻璃化轉變Tg、熔融Tm、結晶Tc、固化/交聯)。
- 方法: 在固定頻率和應變/應力下,以恒定速率升高或降低溫度,監測G', G'', tan δ的變化。
- 應用:
- 精確測定聚合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通常以tan δ峰值或G'急劇下降點定義)。
- 監測熱固性樹脂(如環氧樹脂)的固化過程(G'上升,tan δ峰)。
- 研究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離行為。
- 評估彈性體(如橡膠)的低溫性能(如脆化點)。
- 篩選電池隔膜材料在極端溫度下的機械穩定性。
-
時間掃描(Time Sweep):
- 目的: 監測材料在恒定條件(溫度、頻率、應變/應力)下,其粘彈性能隨時間的變化。
- 方法: 固定測試條件,長時間連續測量G', G''等參數。
- 應用:
- 實時監測樹脂的等溫固化動力學(G'上升)。
- 評估膠體、懸浮液的物理穩定性/老化(G'下降或上升)。
- 研究材料(如潤滑脂、凝膠)在恒定剪切下的結構恢復(觸變環后)。
- 測試生物材料的體外降解行為。
關鍵數據分析與圖譜解讀
- Cole-Cole圖: 繪制G'' vs. G',用于分析材料的松弛時間分布。單一松弛時間表現為半圓形,分布寬則變形。
- Han圖: 繪制log G' vs. log G'',用于判斷分子結構(如長鏈支化)和轉變行為。
- 主曲線(Master Curve): 利用時溫等效原理(WLF方程),將不同溫度下測得的頻率掃描數據水平位移疊加,構建跨越極寬頻率范圍的粘彈行為圖譜,預測長期性能。
- Van Gurp-Palmen圖: 繪制相位角δ vs. 復數模量|G*|,有效區分不同拓撲結構的聚合物(如線形、星形、支化)。
- 松弛譜: 通過頻率掃描數據反演計算,揭示材料內部不同尺度運動單元的特征松弛時間。
廣泛的應用價值領域
動態剪切測試因其對材料微觀結構和分子運動的靈敏捕捉,已成為眾多領域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 聚合物合成、共混改性、加工流變學、固化動力學、熱轉變行為、長期蠕變預測。
- 食品與日化工業: 醬料、奶油、巧克力、牙膏、洗發水、乳液的質構、穩定性、口感、涂抹性評價。
- 制藥與生物材料: 藥物凝膠的緩釋特性、生物支架的力學性能、細胞培養基質的粘彈性、粘膜粘附力研究。
- 涂料與油墨: 流平性、抗流掛性(屈服應力)、儲存穩定性、成膜過程監測。
- 橡膠與彈性體: 交聯密度、阻尼性能、低溫脆性、動態疲勞壽命預測。
- 瀝青與鋪路材料: 高溫抗車轍(G*/sin δ)、低溫抗開裂(G* sin δ)、疲勞性能(基于S-VECD理論)。
- 電子材料: 導電膠、封裝樹脂的固化行為、底部填充膠的流動特性。
- 地質材料與能源: 鉆井泥漿流變性、壓裂液攜砂能力、地熱流體特性。
:洞察材料行為的核心窗口
動態剪切測試超越了靜態測試的局限,通過施加可控的振蕩載荷,直接探測材料內部復雜的粘彈特性和分子動力學信息。其提供的儲能模量、損耗模量、損耗因子等核心參數,以及通過頻率掃描、溫度掃描、應變掃描等模式獲得的數據圖譜,為理解材料的結構-性能關系、預測其在實際服役環境(如振動、沖擊、長期負載、溫度變化)下的表現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無論是基礎研究中的分子構效關系探索,還是工程應用中的配方開發、工藝優化和質量控制,動態剪切測試都是揭示材料在運動中行為奧秘的關鍵窗口。持續發展的設備精度、測試方法和數據分析模型,將進一步拓展其在齊全材料研發和應用中的深度與廣度。

